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于9月17日至19日如期举行欧皇证券。
来自全球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齐聚北京,围绕“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主题,共商和平安全大计,共谋化解冲突之策。三天的“香山时间”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为全球带来了什么新启迪,备受世界关注。

(欧皇证券一)
自2006年发起至今,北京香山论坛已经走过近20年。从“二轨”国际防务智库间学术交流,到覆盖全球的“一轨半”高端安全对话平台,层级规模不断提升,影响力、号召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中国提供、世界共享的公共安全产品。
今年论坛,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论坛通过多元对话和互动参与,探讨如何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等时代之问,必将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更多正能量。
(二)
和平,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实现起来殊为不易。
有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得出一个统计结果:如果将有文字记载的5000多年人类历史浓缩成24小时,23个小时都是“战争时间”。回望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也堪称“战争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亚非三大洲,4年烽火吞噬上千万人生命。伤口还未完全愈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至,波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人口4/5被卷入,伤亡达1.9亿人。
音乐家梅纽因曾沉痛述说:“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频繁的战争与冲突,给世界经济社会带来惨痛损失,成为全球发展秩序的巨大浩劫。

(三)欧皇证券
如恩格斯所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历史的一幕幕,让人类痛定思痛。
一战结束后,各国逐渐意识到,迷信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世界需要一种新的国际秩序。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主张通过外交斡旋来调解国际纠纷。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协调大国关系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构想,得到初步落地。然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被实质化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争夺。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没有民主化的国际制度,根本无法筑牢和平根基。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联合国宪章》得以问世,联合国宣告成立。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和平,用国际秩序与规则的约束来限制战争的冲动,愈发深入人心。从搭建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框架,到完善国际法体系的规则基石;从构建大国协作的稳定架构,到逐步形成全球治理体系的协同网络,战后国际秩序一步步完善,全球治理也掀开新的一页。
(四)
时代前行浩浩汤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始终是人心所向。但必须看到,当下,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冷战思维、霸权主义阴霾不散,局部地区战火绵延,“和平正四面受敌”。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全球和平指数”显示,59场国家间冲突正在发生,创下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球和平状况处于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水平。一些国家或稀释公理道义,挑衅国际法理,或妄图给历史记忆贴上封条,突破战后国际秩序,个别大国则深陷霸权思维,假“国际秩序”之名,行“双重标准”之实,大搞“本国优先”“例外主义”,加剧了国际形势和发展环境的不稳定。
国际体系的权威性与有效性,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个别大国甚至“退群毁约”“撤资断供”,阻挠安理会决议通过,瘫痪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国际社会关于联合国“失效”、国际法“失灵”和多边主义“失能”的疑虑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力量格局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曲折前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面对重重新威胁新挑战,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成为严峻的时代考题。

(五)
“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站在全球治理新的十字路口,很需要沟通交流、凝聚共识。必须看到,现行国际秩序是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为基础,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及普遍人权为根本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际规则及其保障机制。它凝练着各国从战争废墟中吸取的惨痛教训与深刻反思,更寄托着全人类对和平发展的追求、对稳定秩序的向往。过去80年的时间也证明,其有力维护了世界较长时间的整体和平,促进了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长足进步。
固然,战后国际秩序并非静态不变的历史标本,需要根据国际格局演变与时代主题转换而动态更新。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没有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的现行国际秩序,依然是我们必须秉持的底线。
全球治理体系一旦失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面对各类破坏和损害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各国必须高度警惕、共同抵制。
(六)
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尤其大国,当有大国的样子、大国的担当。
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言,主要大国超越意识形态与对抗心态,开展负责任的协调与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关键要素。世界变乱交织,各主要大国有责任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历史长周期视角,真正践行多边主义,才能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崇正义、尚和平,行大道,谋大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践行四大全球倡议,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一项项务实举措充分说明,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中华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在《论永久和平》中,哲学家康德如是说道:永久和平最终将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降临:或者由于人类的洞察力,或者因为在巨大的冲突和灾难面前,除了永久和平人类别无他选。
9月21日,我们还将迎来国际和平日。在这个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何守护并传递和平薪火,相信这代人会作出正确选择。
撰文:田闻之
(
永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